第B3版:文摘周刊

科学揭秘“鬼打墙”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没有任何路标指引行走时,他们很容易会绕圆圈行走。
  在其中一项实验中,15个自愿者蒙住双眼,佩戴GPS接收器,试图延直线穿过一片空旷的空地。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沿着这条路线蜿蜒前行,偶尔会绕圈,圆圈的直径小到20米。之前研究人员推测,绕圈行走可能是因为人们的左右腿不一样长。为了使左腿和右腿长度有明显差异,研究人员给自愿者的左脚或者右脚的鞋垫上12毫米高的底。不过他们还没有发现腿的长短与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的倾向有任何系统性的联系。
  科学家从这一研究结果中推断,人们有时走路会转圈的原因在于大脑。当人们蒙上双眼时,大脑就不得不构画出一条直走的路线图,而这一构画过程所依赖的信息很有限,比如前庭系统(传递平衡感知)以及肌肉和关节中的运动传感器的输出。所有这些信号都会出现微小的差错,引导我们在某个环境中转圈行走。
  然而,当人们能够看到他们行走的路径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当自愿者没有蒙住双眼在陌生环境中行走时,科研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观察。在阴天的森林里,自愿者确实会绕圈行走,而当有太阳时,他们通常会延直线走上几个小时。可见的线索,如太阳或者太阳产生的阴影,会帮助人们克服绕圈行走的倾向,这也许正是传说中的“鬼打墙”总是发生在夜间的原因。
(摘自《环球科学》曹丽敏/文 2009年8月23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