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国产大片缺失民族文化尊严

  “国产大片有骄人的票房成绩,但不值得骄傲。”在“主流大片与中国主流文化”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以“缺失民族传统文化”评价目前的国产大片,还批评《赤壁》丢掉了文化尊严,《建国大业》只是一次成功的嘉年华展演。北师大学教授黄会林也提出,国产大片在传达民族传统文化上存有很大缺陷。
  现在谈到国产大片,离不开大明星、大制作、大宣传和高回报。“国产大片忽略了观众的情感,缺乏对现实的关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晓云表示,古装大片内容题材虚幻,表现宫廷权谋之类的情节违背了时代的主流价值,不适合今天观众的心理需求。他认为关注现实并非一定要拍现实主义题材,而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世界,如《集结号》之所以没有大明星也能取得高票房,得到大家认同,就因为影片涉及到中国人“好人有好报”的普遍情感。大片要有比较普适性的价值标准,跟观众在情感上有沟通和交流,这样才会深入人心。
  “现在的大片在国内算是大片,但在国际上就是小片。”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产业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共德说,国产大片应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像《赤壁》一味好莱坞化,结果国内观众不认可,欧美观众也不买账。
  与国产大片普遍口碑不佳的状况相比,近年热映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闯关东》、《潜伏》却得到不同年龄观众的推崇。“这些电视剧很注重表现信仰、责任这类积极的主流价值观,也影响了青少年观众。”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周由强说,国产大片可从这些电视剧中受到启发。(摘自《北京日报》周南焱/文 2009年10月1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