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旅游谈判”让澳门回归祖国

  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日,中葡澳门回归谈判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日前揭秘了澳门回归谈判的诸多内幕。
小平一句话揭开谈判序幕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问题结束了,当时小平交代了一句话“香港问题解决了,就该到澳门了。”周南说:“正是小平同志的这句话揭开中葡关于澳门回归谈判的序幕。”
  香港回归谈判历时两年历经22轮谈判,而澳门回归谈判时间仅为前者一半,双方在华正式谈判回合也仅四轮。周南回忆说,相比香港回归的紧张性,澳门回归谈判开局心态比较轻松。四轮正式会谈全在北京举行,每一轮正式谈判完了,周南都邀请葡方代表团看一个景点,一次看承德,一次看泰山,一次看长江三峡。
  一边旅游一边商量问题,就比较轻松了。
  国家间的谈判,通常不会是一边倒。“舍得,有舍才有得。”周南对这句中国古话灵活用于外交中。公务员本土化问题、土生葡民的国籍问题、中文地位问题、法律本土化问题等的协商中,周南都表现出大国的气度,并给对方解决问题足够的过渡时间。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主权和回归相关重要问题,没有任何的让步余地。”对此,葡方的谈判负责人也表示没有问题。
风云突起:葡国总统欲推翻协议
“完成三轮在华谈判后,葡方突然提出邀请我到葡萄牙访问。”周南回忆:“首先是外交部部长亲自迎接,由于我当时是外交部副部长,这规格不符合正常外交礼节。”第二天,时任葡萄牙总理的席尔瓦陪周南吃饭,依旧没有提出任何谈判异议。直到当天下午,总统苏亚雷斯接见周南后忽然说:“本世纪内交还澳门,不合适,应考虑在21世纪的适当时间,来解决澳门问题。”
  周南开始意识到,“此前的一系列超规格的接待和沉默,就是等着对方用最高官员压我。”“如果按照正常套路做法会说,回国后向中方领导转达葡萄牙的立场,这可能会给对方拖延的希望。但小平同志明确说过,澳门问题必须本世纪解决,”有着这样的底气,周南当场反驳了他:“贵国的谈判代表、特命全权大使,都同意了在本世纪内交还澳门,怎么你们又提出异议?”苏亚雷斯说,我们团长说的话不代表政府。周南忍不住说:“如果按照阁下这样的说法,今后我应该跟谁去谈判呢?”苏亚雷斯答不出来。当时对话就此僵住了。
  回到大使馆后,周南当即发回电报做了汇报,并提出让中国外交部一并表态给对方施加压力。为了更加鲜明表明中方强硬的立场,原定第二天安排的游览活动,周南也单方面宣布取消了。
  周南进一步了解到,当时葡萄牙错误估计,1997年香港回归后,外资将大量撤离香港进入澳门,因此葡方认为拖延越久越有利。
  但拖延的想法最终在周南及中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声中难产了,就在周南离开葡萄牙之前,葡方外长提出建议,增加一轮会谈,葡方的态度也软化了。
  1987年1月,葡方外长传达了葡方政府最高会议的结果,同意回归,时间为20世纪的最后一天。周南当时又一次 “自作主张”说,“年末正是当地的圣诞节假期,考虑居民多外出旅游,回归庆典效果不好。还是提前几天吧。”
  最终,对方在汇报后,定下了提前11天,即1999年12月20日为回归日。
谈判心得:葡方谈判缺乏章法
  “在殖民地回归谈判上,英国的原则是寸土必争,而葡萄牙则是缺乏章法。”同时主导了两大回归谈判的功臣周南这样总结香港与澳门回归谈判的差异。
  周南分析说,葡萄牙在足球上是少有的洒脱踢法,这种灵气和不拘一格的民族风格,在谈判桌上出现突然情况的可能性自然比较大。
  从当年恢复联合国席位依靠的非洲兄弟支持,到如今经历经济危机洗礼,中国逆境崛起获得国际上更大的话语权,周南分析说,国力是外交话语权的坚实后盾,而如今,中国外交也面临更好的开局。
(摘自《广州日报》 柳建云/文 2009年12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