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农村“啃老”现象不容忽视

  城市“啃老”一族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农村“啃老”却鲜见人提及。前不久笔者去农村调研时,不时听到看到此类现象:年过六旬的老俩口地里顶日锄禾、种菜,儿子、女婿却在家中悠哉游哉。
  与城市“啃老族”不同,农村“啃老族”有其不同特点。他们具有完全劳动能力却不甘务农;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进入社会后无所事事。
  是什么造成了农村“啃老族”的生成?首先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岗少人多,造成许多农村青年就业率低。许多青年只能“躲”在父母身后,出现“农门养贵子”怪象。其次是企业用工和居家务农对技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强技能重培训对失业农村青年来说是急需,必须主动学得一技之长,练好“内功”。再次是综合素质较低,存在就业瓶颈,又不愿改善,结果整日在家享受“饭来张口、觉来闭眼”的生活。
  医治农村“啃老”,首先需要“啃老族”自身的觉醒,“独立”才是出路。同时,也需要各方的协助,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面试指导以及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摘自《农民日报》 黄国轩/文 2009年12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