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言论

  要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
  ——近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撰文提出,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了3亿多人,仅农民工人数就高达2.3亿之巨,其中有1.5亿左右进入城市。中国长期在外流动的人口数量相当于俄罗斯总人口的90%左右,超过日本人口数量,是欧洲总人口的53%,是美国人口的66%。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和劳动力流动,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对社会管理体制也提出严峻挑战。
  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国家像当今的我国这样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社会流动和变迁。对此,我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在应对社会流动人口和社会变迁中的经验与智慧,更需要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城中村改造不光是拆房子
  ——《广州日报》载文说,“城中有村,村中有城”,这样的城中村难题,全国各地都有。在不少人看来,城中村改造似乎意味着“推倒旧村,重建新城”,旧房子拆了,代之以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如此城市表面固然光鲜了,但城中村所记载的城市历史、城中村原住民的城市记忆却很容易在大拆大建中消失。为了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广州在城中村改造中实行“一村一策”的原则,对不同的城中村,区分其不同情况、不同地段、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量身制订改造方案,该拆的拆,该保留的坚决保留,而不是一概大拆大建。
  城中村改造的出发点是要惠民。为此,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取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听取意见,对拆迁户该补偿的一定要及时足额补偿到位,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
农民工子女
除了需要“同城待遇”还要什么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志愿服务研究所所长谭建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流动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当前广东有近300万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着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等问题,政府除了要考虑通过“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等一系列可作为的政策外,还要通过购买社工服务,把志愿者带入流动儿童群体中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