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一项板栗防病技术净增效益上亿元

  由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等单位共同完成
  的《板栗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科研项目,
  为林农净增经济效益13535.82万元。专家认为,在
  板栗主产区推广应用该技术后,短期虫情测报准确
  率达91%以上,虫果率下降6%以上,板栗主要病
  虫害无公害防治率达9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
  21.34公斤。3年来,该项目已在我省累计推广
  202.84万亩,投入产出比在1∶2.67以上。
  该项目针对板栗主要果实期害虫桃蛀螟的
  趋化性和栗皮夜蛾的趋光性,用性信息素监测
  桃蛀螟的成虫,用普通黑光灯诱捕栗皮夜蛾成
  虫,根据成虫的发生期及发生量,确定最佳防治
  时间及药量;制定并完善了栗瘿蜂、栗绛蚧、桃蛀
  螟、剪枝象甲等主要害虫预测预报技术规程,这在
  我省尚属首次;编印了《板栗不同生长阶段防治技
  术措施》、《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林间操作规程》;构
  建和完善省、县、乡三级测报网络、技术推广和病虫害
  防治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在桐庐、建德等板栗主产
  区,组建了板栗病虫防治专业队,采取统一组织领导、统
  一筹集资金、统一技术措施、统一药剂供配,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项目组根据全省板栗栽植面积及分布情况,选择了桐庐、新昌、江山、建德、武义、开化等6个具代表性的板栗主产区,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据介绍,该技术推广应用3年来,在为栗农增加收入的同时,解决了部分山区劳动力的出路,而且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