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韩国餐桌上的节约课

  在韩国,节约已成为整个民族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口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历来都是头等大事,我在韩国上的第一堂节约课,就是在餐桌上开始的。
  短筷子省材料: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家庭在使用不锈钢筷子,但更多的家庭还是习惯用竹筷子,而韩国人大多数都使用不锈钢筷子,他们的筷子比我们的筷子要稍短一些,小巧精致,每根都是长方体。之所以这样设计,据说是为了节约材料,也能克服材质光滑夹不住食物的问题。
  韩国人介绍,传统的木质筷子要耗费大量木材,沾水还容易滋生细菌,时间久了筷子就易变黑,既不卫生又不环保,所以他们才改用不易磨损、好清洗消毒的不锈钢筷子。
  小容量饮料不浪费:国内的罐装饮料,一听的容量基本在355毫升左右,而韩国的罐装饮料基本上都低于300毫升。因为研究表明,在非运动状态下的东方人,特别是女性和儿童,很难一次喝完355毫升的饮料,而且碳酸饮料开瓶一段时间后就会丧失原有的味道,这在无形中就造成了浪费。
  节约到牙签:在韩国餐馆用完餐后,服务员会递上一个小纸包——牙签。这种牙签与众不同,颜色各异,有淡绿色的,也有淡黄色的,还有点弹性。它既不是木牙签,也不是竹牙签,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淀粉做成的牙签。这种牙签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木材,不污染环境,还可食用。
  微型纸杯更节约:韩国人的节约还可以从一种专供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微型纸杯上得到佐证,那是一种只有中指长、两指宽的小纸片,经过特殊处理,拿在手里就变成一个很小的能接水的杯子。这种纸杯在韩国街头和快餐店里常能见到。
  请客绝不浪费:有一次,社长请我们员工到中餐馆吃饭,他只叫了两道菜,一道是海鲜拌黄瓜丝,另一道是糖醋肉。我们10个人,就着5瓶啤酒,把这两盘菜分而食之,之后每人再吃一碗炸酱面,就算吃完了。这在韩国不算吝啬,而是很正常的事。
(摘自《青年参考》邱洁/文 2010年5月2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