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进的职员,上班第一天,总经理便给大家开了一个会,主要是针对公司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总经理强调,以后一定要注意节约,尤其是水、电、气等能源的节省。
他对自己的业务还不太熟,想在短时间内尽快地熟悉。下班后,他就在办公室里加班,认真钻研业务。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丝毫没留意总经理推门进来。满以为总经理会对他的工作热情流露出赞赏的表情。谁知总经理面无表情地绕到他身后,将墙上控制办公室二十多盏日光灯的总闸关了,只剩下他头顶上的一盏小白炽灯。
从经理的脸色上,他看不出半点欣赏,连认可也没有。他想说点什么,比如他在钻研业务,比如那些灯不是他开的,比如他还没有适应一个人学习……但经理先说了:“打扰了,呵呵。其实有些私事可以回家做的,而且也不用开那么多灯,太浪费了是不是?”
他顿时觉得很委屈,别说是一心向上,就算是忘记了关灯,就算是干私事,也用不着这样冷嘲热讽一脸虚伪啊。他想马上离开这家公司,另寻出路。不过,回家后再想想,好像失误本来就在自己——灯的总闸就在自己身后,举手之劳的事;自己没关,这是谁的责任呢?身处公司这个大集体里,什么事值得自己干,什么事又不值得自己干呢?有了失误,是逃避还是改变自己呢?
他没走。从此,在公司里,他总会随手关掉别人忘了关的灯、水龙头、空调等等,有时会把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也做了。只要是公司利益所需的,他都做。从小不大注意处事细节的他,在这里重新做人了。
一年后,他由一个小小的职员晋升为部门经理。提拔他的总经理在会上说,他工作从不推卸责任,事事为公司着想。
生活中,让人觉得委屈的事常常有,有些不见得是真委屈,有些很难解释,有些并不需要解释。而最好的办法是自我反省,然后采取改良自己的积极行动。委屈,可以让人低落甚至绝望;但换一种心态,就可以成为火箭升空的助推器。
(摘自《渤海早报》 张鸣跃/文 2010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