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厚道
语见2003年冯小刚电影《手机》。冯氏电影以每年一部的速度为大众贡献流行语,但数“做人要厚道”这一句最得人心。
但是费墨本是厚黑之人,他说严守人“做人要厚道”不免就成为笑柄。整个电影,经商偷情怕老婆搞文艺,仍是厚黑学的典范。于是,厚黑之人要别人厚道,就让观众乐不可支了。
要别人厚道的,一般都是自己想占便宜。骂别人不仗义的,一般都是自己便宜没占到。中国人心里的想法,从来都是拐着弯儿,而愤愤不平,也都挟着私利。
这是中国人擅长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明明自己做人削尖脑袋,偏偏要别人厚道。正应了那一句,被许多人拿来做手机铃声的葛优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呢。”够恶霸的级别了。
厚道的意思就是老实,老实的意思就是不狡猾,不狡猾就是智商不高,智商不高就是愚傻笨型人格,被猪油蒙了心眼的人。
只买贵的,不选对的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2001年冯氏喜剧《大腕》结尾时,李成儒饰演的精神病患者,口中给“成功人士”设计的高档住宅,要卖“4000美金一平方米”。如今的中国大城市,不少住宅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精神病患者”的预言。
而在奢侈品消费中,“只买贵的,不选对的”的确成为尚未掌握奢侈品规律的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原则。LV、爱马仕、阿玛尼等等品牌迅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测富标准,即便在全球经济崩溃的2008年,中国人仍然是LV等欧洲奢侈品的最大消费群体之一。
“我不觉得LV包包哪里好看。”很多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女孩如是说——面对游走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地区、成千上万仅仅手挎名牌A货的中国人,认为他们既不“贵”,也不“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