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农机化

庄玉亭:长兴机械化种粮第一人

  “双抢”刚刚结束,当很多农机手正歇歇脚、休整一下的时候,长兴县夹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庄玉亭却早早地盘算起了下半年的工作:单季晚稻机收有1000多亩,晚稻收割后种小麦、油菜,农机服务和农业生产要“两不误”。
  1995年,当我省提出打粮食翻身仗、实施土地二轮承包时,庄玉亭跳出老本行改当农机手。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大手笔,当年他就转包了105亩农田,开始摸索机械化种粮。“那时,村里正兴起轻纺加工业,家家户户买织机,全村400户,80%都从事轻纺业,以致季节性闲置的农田很多,许多农户都将农田送给我种,只要我代缴农业税就行。”庄玉亭说,他在105亩地里种了水稻和大小麦,头一年每亩收益200元,全年净利润2万多元。“同搞轻纺的收益不好比,但我很满足。”
  种田的第二年,庄玉亭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开始投资一些小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种田的机械化程度。2006年,他带头成立了夹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当年,他以12万元的价格,购置了洋马VP-6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成为长兴机械化种粮的第一人。
  近年来,随着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庄玉亭逐渐转变了发展思路,他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2台收割机、2台高速插秧机、2套大型拖拉机以及机械化种粮的相关配套设备,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
  近几年,农机服务得到周边农户认同,服务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忙不过来,去年他还推掉了3000多亩土地的机耕作业。为此,今年他又购买了一台拖拉机,用于满足日益旺盛的农机需求。“以服务为主,用设备帮别人种田,每年有16万-17万元收入,去年更是高达25万元。”庄玉亭告诉记者。
  庄玉亭说,种粮要致富,还得靠机械化。依托拥有的农机具,他今年种了280亩晚稻。“相对普通农户来说,我种田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较低,因此收益较好。”庄玉亭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晚稻亩产一般在500公斤左右,去年每50公斤稻谷的价格为95元,扣除化肥、人工、种子、农药、农田灌溉等成本450元,再扣除土地租金300元,利润是200元。再加上每亩100多元的政策补贴,利润可达300多元。“我现在种粮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每亩还能因此节省人工成本100元,亩利润就能达到450元。”
  机耕7200亩,机收大小麦、水稻4500亩,机插1955亩,在庄玉亭的带领下,合作社去年成绩不菲,机耕服务面积占了长兴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庄玉亭并未就此满足,明年他还准备再添置几台农机,为更多的农户服务。“我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高效益。” (程益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