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林科院科技特派员程诗明
省林科院油茶专家、博士程诗明自2008-2010年在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积极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油茶低产林及有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油茶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沙畈乡毛竹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引进与丰产栽培示范”。3年来,他勤勤恳恳,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09年,他荣获金华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并被推荐为2010年度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程诗明广泛调查沙畈乡的油茶分布,摸清低产林的分布、数量及不同类型油茶低产林经营现状,分析低产原因,提出了油茶示范基地低产林改造技术。3年来,程诗明帮助引进5个国家级油茶良种,新造林146亩,建立了16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辐射推广面积1万亩,优化了树种结构,改造了林相,并提出“油茶+茶叶”生态复合经济型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基地亩产油茶籽从原来的3公斤提高到20公斤以上,每亩提高经济效益425元,增加经济总效益425万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程诗明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对当地茶农开展技术培训,以会上提供技术资料、会后到油茶产区现场指导等方式,解决茶农在生产栽培、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3年来,他累计培训农民24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
同时,程诗明积极参加科技帮扶活动。沙畈乡银坑村农民在栽培中药材三叶青过程中,遇到宿根长得慢或不生宿根的难题。程诗明得知后,提出控根容器栽培新模式,并为该村农民免费提供100只30×40厘米的控根容器,解决了技术难题。据调查,两年生宿根每株干重0.07-0.1斤,现市场售价为每斤1000元以上(没货),每株效益70-100元。银坑村现栽有三叶青2万株,当前估计效益为140-200万元,至收获季节(3年以上),估计效益300万元。采用控根容器增效60%以上。
程诗明还帮助银坑村申报了三叶青科技项目,撰写了“抗肿瘤植物三叶青生态高效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文本。3年来,程诗明组织申报了省科技特派员项目“油茶良种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4项,总经费22万元。
在婺城区沙畈乡当科技特派员期间,程诗明还积极指导婺城区其他乡镇林业产业的发展。2009年,他帮助该区长山乡可力苗木场引进油茶良种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40号、长林55号等5个国家级油茶良种,育苗25万株,经济效益75万元。
(省林科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