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首都的一个小湖边,一位60岁的男子正站在没膝的脏水里,用铁撬棍拆除他建在这里的小木屋。他是又一个放弃与房地产开发公司打官司的当地居民,一家私营的房地产公司承揽了这个叫万谷湖的小地方的开发项目。在这片曾属于附近穷人的130公顷的土地上,将建起一些高层建筑和购物中心。“许多邻居都已离开。”这名男子说。万谷湖是金边市中心剩下的最后一个较大的棚户区,这里曾住了约4000户人家,但最近几周以来,随着开发商加快工程进度,很多家庭短短几天内就完全被浸泡在湖水中,当惊慌失措的居民争先恐后地抢救出他们的财物之后,曾经的家,就只能望见一个屋顶了。
“附近居民接收到的信息是,他们应该接受提供给他们的补偿,否则他们的房子将被掩埋在泥浆中。”非政府组织成员、柬埔寨跨国界桥梁组织前执行董事戴维说。
3年前,柬埔寨政府把该片土地租给了听命于执政党政客的苏卡库公司,也没有顾及当地居民的土地诉求。按照当地居民和人权组织的说法,开发商的施工导致湖水水面上升,使当地居住环境日益恶劣,到处充斥着泥浆。“苏卡库公司通过把细沙和泥浆抽进湖边居民的家里,强行占领他们的家园。”国际人权组织住房权与驱离中心区域主任罗兰·摩迪娜透露。
据报道,土地纠纷在柬埔寨是一个大问题。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控制时期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许多土地所有权文件在那段时间和随后的多年内战中丢失。而去年,柬埔寨政府出台了一项新法律,允许为了公共发展项目而征收私人财产。戴维说,土地掠夺就像柬埔寨的一个毒瘤。在柬埔寨的房地产市场,伴随地方腐败和法律缺失,投机性投资驱动着强制拆迁不断上演。
在首都金边,都市贫民被驱离他们的家园,随后这些地方就变成富人的专有领地。贫民遭驱逐的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在乡村,农民的土地也经常被“充公”,然后转让给大的开发商,如制糖厂和橡胶厂。据报道,仅在2009年,柬埔寨全国至少有26起大规模居民流离失所的案例,约有2.7万人被迫迁离。 (摘自《青年参考》201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