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丽水成长三角“天然生态牧场”

  山坡上,牛羊悠闲吃草;果园里,山鸡健步如飞……处处山水如画的丽水,而今其山林果园成为了鸡鸭牛羊们的“乐园”。“过去,出于对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的担心,畜牧业一直是丽水农业发展的‘短腿’;现在,生态养殖为丽水畜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也指明了方向。”丽水市畜牧兽医局局长林宇清说,秀山丽水,正逐渐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天然生态牧场”。
畜禽搬迁“总动员”
  在云和县安溪乡,天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和平将饲养的16万羽家鸡全部搬上了山。而今,这里已成为云和县最大的禽果示范园区。“过去,我一听到村民谈论环境就不自在。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村民见面时笑容也多了。”兰和平笑着对笔者说。两年前,安溪乡下武村和安溪下村有鸡鸭养殖户10多家,几十万羽家禽全部养在村边,一到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臭气熏天,村民怨气很大。
  农业部门提出的“畜牧进山,养殖上山”,让兰和平等人一下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和几十户梨农签订梨山放养协议,16万羽家鸡在安溪乡近千亩雪梨示范基地内安下了家。
  这种农牧结合的养殖模式,很快让养殖户尝到了甜头。“初步计算,每亩雪梨放养鸡苗后管理成本至少减少50元以上,养殖户每只鸡的养殖成本减少30%,而养出来的鸡收益是以前圈养时的两倍。”兰和平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
  据介绍,丽水有170万亩粮田,1165万亩草山草坡,45万亩冬闲田,50万亩果园,30万亩茶园,到处都是天然的生态养殖牧场。
  目前,该市农业部门已编制出一幅生态畜牧业用地图,全市规划适宜生态养殖地块560块,面积5000余亩,涉及57个乡镇(街道),困扰该市多年的畜牧产业“往哪里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全市先后动工新(扩)建畜牧养殖生态示范场1250个。
生态特色畜禽成抢手货
  “昨天,龙泉、丽水以及永康的一些客户都打来电话,要预订300只野兔,一个月之后发货。”在庆元县隆宫乡的小山坳里,生态养殖大户吴益民如今生意繁忙,“各地来的订单不断,凡是要货的,我们都要求提前预定。”
  吴益民的循环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山兔、七彩山鸡、田鲤鱼、蓝孔雀等和谐相处,还配种上了玉米、黑麦草等作物,年收入达几十万元。
  园地养猪、山地养鸡、稻田养鸭、种草养羊……近年来,循环养殖模式在丽水渐成燎原之势。在缙云永馥养殖场,“猪—藕”种养结合,每亩收益达到6000多元;在景宁县乌天崖农庄,“禽—竹—餐饮”立体经营,种养业和农家乐互动双赢。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丽水市的生态畜牧产业,与环境相和谐,正逐步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李洪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