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气候变化改变中国粮食产区布局

  气候变暖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国家的农业生产。有关学者表示,根据研究和监测结果,近30年来中国的粮食产区因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产区也出现结构性变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候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管理博士王丹近日表示,近30年来,北方降水有所增多、南方降水则出现减少;另外,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的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均有所减少。
  王丹说,温度上升、降水带北移使得水稻的生产区出现调整,历史上很少种水稻的北方地区可以种植水稻,比如被称为“北大仓”的东北平原如今成为优质大米的产地。
  历史上,中国的粮食产区布局一般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南水稻、北小麦。在干旱、低温的偏北地区、南方一些丘陵地区,则有玉米的种植区。
  王丹说,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还将持续,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
(据新华网 黄艳/文 2011年4月1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