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机化

我省水稻机插向230万亩冲刺

  □本报记者 俞廷尚
  近日,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在金华婺城区召开。在活动现场,婺城区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拿出了一道道“好菜”:智能化育秧大棚里的秧苗活力十足,机插现场插秧机插得又快又齐。此情此景,让在场的水稻专家于林惠和金千瑜以及全省各地的农机大户等270余人频频点头称赞。“能得到这么多同行和专家的肯定,我对机插信心更足了。”该合作社理事长周汤和告诉记者。与他一样信心十足的,还有来自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纷纷表示,今年将从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增强机插推广力度。省农机局有关人士也表示,只要天气正常,对全年实现机插水稻230万亩的目标充满信心。
水稻机插推广,势头挺不错
  近年来,伴随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突破了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水稻机插技术逐步获得农民认同。
  在嘉兴这个传统水稻种植地区, 这一技术也迅速得到认可。“2006年600亩、2008年2.3万亩、2010年18.23万亩,推广面积呈跨越式扩大。”该市农机管理站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自2006年以来,全省推广面积连续多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机插面积从当时的几千亩试验田扩大到去年的192.9万亩,插秧机械化率达到13.3%。如今我省水稻机插已从起步阶段的多点试验示范,逐渐向整村、整乡、整县推进。省农机局在3月份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多数地区都加大了对机插的扶持力度,对最近省里下达给地方的机插指标,各地均有信心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农机技术保障,服务更到位
  “两位专家的讲课来得正是时候,好多知识刚好可以在当前的机械化育秧和机插中用上。”说起前几天在家门口召开的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暨技术培训班,周汤和直夸是场“及时雨”。
  省农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几年来,从播种到育秧,从机具配套到田间管理,我省已突破了机插中多个环节的技术瓶颈。为加快推广,去年全省还举办了362次技术培训班和293场演示会,培训各级技术人员和农民2.4万人。
  今年,我省将加快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只有技术到位,才能让农民接受,从而扩大推广面积。”该负责人表示。
农机服务主体,担当起主力
  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的不断壮大,逐渐担当起了机插推广的主力。仅去年,全省就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93家,总数达到861家。这些合作社承担了去年全省水稻机插70%以上的作业面积。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以推进服务产业化为核心,继续培育扶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计划再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00家。同时加快水稻育秧、维修等区域性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建设,重点推动智能化育秧中心建设,保障全省水稻机插进一步扩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