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农作

示范带动 创新技术

海盐力促油菜高产高效

  油菜是海盐县传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近年来,由于油菜籽价格低迷,种植劳动力成本提高,油菜种植比较效益降低,导致面积逐年减少,2010—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7.48万亩。
  2010-2011年度海盐县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位于海盐县秦山、武原两个镇,示范片面积1.66万亩,核心示范方位于秦山镇落塘村,面积280亩。示范方农田平整,土壤肥力高,排灌分系,农田设施良好;示范方东临老沪杭公路,西靠秦山大道,交通极为便利,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尤其是秦山街道落塘社区的280亩核心示范方,因其品种统一、长势均衡,经嘉兴市农经局组织专家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238公斤,比去年亩增30公斤,增幅达14.4%。项目区1.66万亩油菜示范片农户增收49.8万公斤,增效224万元;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油菜亩增15公斤,非项目区5.82万亩油菜预计增产87.3万公斤,增效393万元,两项合计增效617万元。
强化组织领导 实施高产创建
  为确保油菜高产创建顺利开展,海盐县建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长为组长,县农经局局长及相关镇农业镇长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实施小组,专家组由分管局长担任组长,农作物管理站站长、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主任、村委会主任为组员,积极开展高产创建的实施工作。
抓“五统一”管理 促进示范带动
  海盐县在9个乡镇(街道)建立10个百亩油菜示范方,全部应用高油、双低油菜品种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均衡带动全县油菜生产,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示范方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种植密度、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的“五统一”原则,通过强化政策、资金支持,达到单产攻关目的,提升示范带动作用。2010—2011年度,核心示范方通过送种子、送有机肥、签订油菜籽收购订单、优质优价等措施,确保“五统一”管理的全面落实。全县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内免费提供“浙油50”种子2500公斤,生物有机酵素肥112吨,签订订单面积1.8万亩。
强化技术培训 组织观摩交流
  在每个农事环节,海盐县农业部门都会及时发放技术资料,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农户生产,确保高产技术措施到位。2010—2011年,县里共举办培训班三期,培训人员650余人次,示范片内发放技术资料13500份。今年上半年,县农业部门还组织召开春花作物现场观摩会,并承办了浙江省油菜新品种“浙油50”不同栽培方式现场会和浙江省春花作物新品种现场考察会,全省共有250余名油菜专家及推广单位现场考察观摩万亩油菜示范片情况。
实行科学管理 提高油菜质量
  海盐县农业部门在指导农户种植油菜时,首先是抓好播种关。根据品种特性指导农户在9月底—10月初播种。秧苗期抓好水分管理,防止高温干旱影响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确保菜苗长好。同时苗期加强对蚜虫、菜青虫的防治。11月16—23日移栽,每亩移栽密度保持在0.8万—0.9万株。移栽前,每亩用酵素生物有机肥200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作基肥。活棵后施尿素13公斤,在花蕾至苔高3—5厘米时施苔肥12公斤,大田氮化肥总用量控制在纯氮18公斤左右。同时,用蚜虱灵、灭多威等防治蚜虫、菜青虫。大田期抓好化学除草,在年前用禾繁净60毫升/亩除草,3月25日左右用多菌灵防菌核病,同时加蚜虱灵2包/亩防蚜虫、加20%金甲硼15克/亩喷施补硼。海龙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