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国家,号称战国七雄。原本落后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渐渐强盛起来,其他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联合起来抵抗秦国。有个叫苏秦的人,为了联合抗秦,到齐国游说,他对齐国国君说,齐国土地广阔,物产丰富,兵强马壮,可与秦抗争。他又举例说,齐国都城临淄城里就有七万户人家,每家不会少于三个男子,如要征兵,光临淄城里,就可征兵三七二十一万人。
显然,苏秦的估计是脱离实际的。一是临淄城里不可能每户有三个男子;二是有也不能把老人孩子都征兵去打仗;三是如果把所有的男子都征兵去打仗,就无人从事劳动生产,后果不堪设想。由此,人们就用“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形容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摘自《经典阅读》刘乐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