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玉环县沙门镇双斗村农民潘云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边看到,几个伙子正忙着起捕南美白对虾,将一筐筐对虾抬上冷藏车。
据潘云华介绍,自己养对虾与众不同,他的池塘中间原本是平地,地势稍低,他在四周挖出一条3米宽50厘米深的壕沟,壕沟外面再堆起塘坝。上一年的9月上旬在中间平地上种植西葫芦,到10月中旬即可采收,然后到次年5月下旬在壕沟里灌水放养南美白对虾虾苗,到了6月底西葫芦藤蔓全部清理完毕后,再将池塘里灌满水养对虾。
潘云华笑呵呵的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西葫芦投入 3000元,毛收入7500元,扣除人工费1000元,净收入3500元;每亩对虾投入3500元,亩产估计350公斤,每公斤24元,亩产出8400元,净利4900元,两项收入加起来,一亩地有8400多元的净收入。
“除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外,南美白对虾的排泄物和残饵可作为西葫芦的天然肥料,种植西葫芦时,太阳长时间的暴晒,又可杀死有害病菌,有利于次年养殖对虾。”潘云华道出生态高效养殖的秘诀。
倪建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