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广州农村蓝皮书:

农民工变城里人 成本过百万元

  外来工融入城市究竟有多难?除了制度、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经济条件制约。近日,广州市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1)》(简称“农村蓝皮书”)中,社科院青年学者周晓津,通过福利经济学的方法,构建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据此推断,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要的成本最低要119.7万元,大约只有5%的外来人口有支付这个市民化成本的能力。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周晓津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进程基本结束,现在应该是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关键时期。但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却是一个相对漫长和艰巨的过程。据周晓津粗略测算,如果一名农民工25岁时市民化,期待寿命为80年,按照广州市2006年的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支付的成本至少要56万元左右。但真实成本显然不只于此,考虑到地方政府每年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社会公共福利领域的投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一步提高。一个25岁的外地农民工成为广州市民必须支付的最低成本为119.7万元。
(摘自《南方都市报》谭万能 陆彬彬/文 2011年10月1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