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渐渐进入草莓上市旺季。大棚草莓的安全生产和稳产丰收,离不开精培细管。
调控温湿度及光照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保温,严防冻害(冷害)发生。如果气温低于0℃,就会对草莓的花、幼果造成冻害,因此,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以利花粉散飞和授粉,夜晚保持在5℃以上,当夜间气温在5℃以下时,大棚内必须覆盖内膜,出现0℃以下温度时,应采取二层膜,加盖小拱棚等多层覆盖保温措施防冻。
加强通风降湿,增强光照。尤其在长期阴雨天气,棚内湿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不但容易诱发灰霉病等草莓病害,而且棚内授粉蜜蜂外出活动时飞行困难,易被水打落死亡。棚内温度升高后,要及时揭去棚内多层覆盖物,通风降湿,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光照。即使是连续阴雨天,也要利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揭除围裙,适当通风降湿,增加光照,以防土壤中有机肥发酵产生的或者是追施化肥后产生的氨气等有毒气体危害。
肥水管理
当第一批果实采收后,植株长势不强、花果多时,要进行追肥。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宜采用滴灌追肥,施肥灌水结合在一起,实行水肥一体化、肥水同灌,既安全又能提高肥效,控制棚内湿度;同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等,补充铁、钼、硼等微量元素。以后每采收一批果(一花序果)时,追施一次肥。
疏花疏果
为保证果实品质,减少养分消耗,疏除迟花、无效花、小花、小果、畸形果,建议各花序上保留4-6只果实。
整理植株
这一阶段由于气温低、出叶速度慢、植株正进入果实膨大期,要求有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供果实膨大。如掰叶过多,将会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整理植株时,多保留绿色功能叶,只掰老叶、黄叶(无功能叶),叶片功能寿命长,一般在60天左右。
授粉管理
1—2月大棚内采用多重膜覆盖时,揭内膜、小棚膜时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则蜜蜂飞行时会钻入薄膜夹缝内;由于草莓花粉偏少时,蜜蜂应人工添加喂养,可用1份白砂糖加1份水煮开溶解,加适量花粉喂养;喷药时,要及时把蜂群移出棚外。
病虫害防治
在冬季低温低湿条件下病虫几乎不会发生。气温升高后,有可能发生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二斑叶螨和蚜虫。由于草莓是连续采收的浆果,在防病治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科学合理使用药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喷药务必均匀周到;推广应用硫磺薰蒸器,百菌清、克露、速克灵等烟雾剂,以及BT、阿维菌素、大生和铜制剂等高效低毒农药;坐果后,应尽量避免使用可湿性粉剂农药,不使用“膨果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有激素的叶面肥。
为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