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以义乌、余姚、诸暨和路桥四个全国农机化示范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去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机化示范区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机装备补贴力度,先进适用农机具大幅增加,农机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四个示范区农机总动力达194.8万千瓦,比上年增5.1%。20马力以上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油菜收获机、粮食烘干机械数量分别达2477台、1326台、53台、232台。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省以提升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为重点,大力推广机插秧等先进技术。示范区内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80.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蔬菜种植、设施栽培、育秧温室、名优茶机械化采摘等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突破。
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一社三中心”(即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农机维修中心)建设,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产后烘干、加工和其他特色产业渗透,形成了由谷到米,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大大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示范区坚持农机发展和农机安全齐抓共管,四个全国农机化示范区相继被认定为全国、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均比上年下降。 沈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