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农机化

牛耕现象日渐难觅 微耕机具进入农家

临安农民乐享机械化种地

  “突突突,突突突”,临安市昌化镇平葛村村民的9台微耕机近日在蔬菜地里左犁右翻,似竞赛,像舞蹈,好不热闹。这是昌化农民使用机械耕作的一幕。随着微耕机具的普及使用,临安昌化等地的牛耕现象已日渐难觅。
  近年来,昌化等山区乡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活动,推广诸如微耕机之类的实用、灵巧的农机具。特别是在农户购机现场,专业人员还向农户仔细讲解机具原理、操作技术、保养方法、日常维护,使农户从不了解到感兴趣,从不懂到会使用,这让他们对微耕机情有独钟。
  现行推广的微耕机轻便灵活,大田、小田同样可以操作,犁、翻、拢、播、整土、开沟一机多用,使农户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往年种1亩地的玉米至少要5天时间,还得花费牛犁地工时费120元,使用微耕机,一天能种上4亩地,每亩仅需机具燃油费5元。”昌化镇后葛村村民老陈说。
  农户从购机补贴政策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微耕机也快速走进农家。据统计,昌化镇2010年购机27台,2011年购机68台,今年到5月底已购机172台。笔者来到当地一家农机特约经销点,商店工作人员正在装配、调试机具。店主胡军辉擦着汗水说:“今年店里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一直很忙,装配调试1台微耕机要2个小时,还要对农户详细讲解,送货到家。从目前预约的单子看来,销售的后劲还很大。”
  随着农机具的不断普及,山村荒弃的田地得到了充分的开垦利用。昌化镇虞溪村村民章小红有心想将外出打工的亲朋好友的田地管理起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3月初,章小红得到了镇里农机宣传资料,在了解清楚微耕机的作用后,当天下午就购买了机具,种起了80亩地。“以前看着这么多田地,荒弃么可惜,要种吧劳力不够,除去犁地费用,请人的工钱,一亩地挣不到几百元钱。用上了微耕机,这么多田地我一人一手到底,省钱、省时还省力。”章小红说。
  白牛村菜农邱建平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能手,往年全家5.2亩责任田牛犁手挖种上几茬蔬菜有得忙了,今年有了现代化机具,大着胆子包了300亩山地种上了高山蔬菜。
  日前,昌化镇农机站对耕翻机具普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回访。全镇14个行政村拥有手扶拖拉机、轮式拖拉机、旋耕机、微耕机422台,平均每村拥有30台,每组拥有6台,这让广大农户彻底告别了牛耕时代。 洪艳 刘宝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