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机械的“脚”,轮胎对于农机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农机手喜欢自己动手检查,但是有时苦于没有经验所以无从下手。轮胎的自检其实并不难。
老化严重。观察轮胎胎面以及胎壁上的纹路,如果普遍出现裂纹则表明轮胎已经老化严重。此时虽然行驶公里数不长或是使用时间不久,但是仍然需要及时更换。否则,老化的轮胎由于胎壁强度减弱,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温度上升而容易发生爆胎危险。
磨损严重。每个轮胎胎面凹槽处都有一个磨损极限的标识,这个标识厚度大约2毫米左右。专业人士建议,轮胎厚度磨损至极限标志高度时,应当频繁检查,有条件的建议更换。
起包变形。轮胎出现起包变形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现起包变形的情况,最好第一时间去农机维修站点进行检查处理,一般情况下建议更换轮胎。轮胎出现此类情况证明轮胎内部的金属线圈已经变形或断裂,如果继续行驶极易发生爆胎。
频繁补胎。据专业人员介绍,一两次的补胎不会影响轮胎的使用,但是超过3次之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就应更换轮胎。因为当使用时,轮胎内温度升高,损伤过多虽已弥补,但是仍然增加了危险出现的几率。
胎壁被扎。很多机手都知道,轮胎最怕胎壁受伤。胎壁被扎比胎面受伤更危险,如果受损处位于标识下侧靠近轮毂边缘,此时轮胎必须更换,因为此处钢丝强度很弱,并且修补后在装胎时此处必然会受到挤压而变形,很难保证修补效果。如果标识处或靠外处受损,还有补救的机会。
杜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