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延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湖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军世界级稻米油产业

  稻谷也能炼油?最近,国内著名外资企业推出了一级稻米油的新产品,这项有可能改变国内食用油依赖进口局面的炼油技术,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近日,在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湖州,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湖北武汉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发出一笔10万元定金,定购了一套500万元的一级稻米油生产设备。“今年,国内的精炼设备终于研发出来了,所以我们也要进军一级稻米油产业。”合作社负责人章祖荣说,这套设备将在11月底前完成安装,年内试生产。这家合作社就是和谐粮油专业合作社,位于南浔区和孚镇,是湖州最大的粮油生产合作社之一。
  今年6月,该社完成了粮油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改造,眼下正在实施产品提档升级战略,生产一级稻米油就是战略内容之一。
  据了解,稻米油又称米胚油,起源于日本,是从稻谷中萃取精华营养提炼而成,被誉为“稻谷黄金”。一级稻米油的营养成分远远高于普通食用油。
  “之前,我们做过四级的稻米油,在上海、江苏热销。因为以前用的设备都是榨菜籽油的,所以达不到一级标准,今年国内技术有了突破,这给我们提供了契机。”章祖荣说。
  其实,稻米油原材料之前的“身世”并不好。“炼稻米油,用的是稻谷加工后分离出来的米糠,以前都是直接给猪当饲料的。”章祖荣说,500公斤稻谷可生产出350公斤大米、55公斤米糠,现在55公斤的米糠可提炼出5公斤一级稻米油。
  “虽然提炼率只有9%,但已算是变废为宝了。”章祖荣说,目前,一级稻米油的平均市场价是每公斤60元,而且提炼剩下的糠皮,还变成了低脂肪、高蛋白的精加工饲料,售价也能提升不少。目前,合作社的稻谷日加工能力达到100吨,设备投入使用后,每日可产1吨一级稻米油。 郑嵇平
新闻背景
  我国目前每年食用油消费总量已达2500多万吨,其中60%以上依赖进口。据专家分析,中国食用油10年内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积极开发不与粮棉争地的特种油料资源意义重大,提炼稻米油就是途径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