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秋季水产养殖后期管理

  目前许多养殖水产品已收获或部分收获,后期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到来,水温逐渐下降,光照时间缩短,降雨量减少,各种水生动物由吃食旺盛逐渐转向吃食减少,生长速度亦开始减慢,后期的深秋初冬时节应做好并池囤养和越冬准备。在养殖生产中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鱼类:秋季气温虽逐渐转凉,但鱼的生长仍然较快,尤其是鱼体的增重更为明显,因此,抓好投饲对确保塘库养殖产量和效益有着重要作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养殖鱼类浮头危险也减轻,可适当加大投饲量,让鱼日夜吃饱,但也要防止投放太多,有害鱼体和恶化水质。11月份,水温降低,鱼的食量将减退,可减少投喂量,只要求保鱼不掉膘,维持到捕捞收获为止。
  中华鳖:温室中华鳖应进行保温控温养殖,养殖水温保持在30℃左右,对培育的稚幼鳖要加强饲料的投喂,尽可能地保持其快速生长,在自然降温前达到大规格。池塘养殖的中华鳖,逐步进入冬眠,基本停食,需继续养殖的要做好越冬的准备工作。
  虾类:大部分虾已收获上市,少数或个体较小的虾可留至11月上旬收获,有大棚覆膜和一定的加温设施则可推迟上市的时间,一般可延后至元旦前后上市。脊尾白虾和青虾的生存适温较前两种虾广,一般不存在越冬及冻死的问题,而且天气晴好时仍可适量投喂以促进其更好地生长。
  蟹类:11月份,气温、水温、水质趋于稳定,梭子蟹养殖进入育肥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换水,利用大潮进行大排大换,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控制在50厘米左右,促使梭子蟹大量摄食催肥。冬季还应注意保温措施,防止梭子蟹冻死。
  (本信息由浙江省水产养殖推广总站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