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本报讯 4月28日上午,在台州市温岭市石塘某船厂内,工人们手持电焊枪在几艘崭新的渔船上劳动着,一阵阵火星四溅,金属被切割的震声响彻上空,这里的30余艘“三无”涉渔船将被拆解。
这是继前期拆解13艘渔船后,省海洋与渔业局对温岭“三无”涉渔船进行集中拆解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
据介绍,所谓“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未履行审批手续,非法建造、改装的船舶(含假冒和套牌)。这些船舶往往都在沙滩船厂、无资质建造点或外地建造很隐蔽,较难发现。
2012年底,省海洋与渔业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和温岭市滨海镇等存在大量非法建造“渔船”的现象。该局立刻成立专案组进行多方调查、现场勘查与取证,发现共有44艘大小不同在建“三无”涉渔船舶。为此,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台州市、路桥区、温岭市政府积极开展查处工作,前期已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拆解了其中13艘船舶,这次又对涉及剩下的船舶予以现场集中拆解。
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东勇表示,近年来,在我省等地相继出现的渔民非法建造涉渔“三无”船舶现象,此次集中拆解行动,目的就是引起社会对渔业资源管理保护的广泛关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造“三无”船舶行为,震慑图谋私利的不法分子,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维护广大渔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总队长朱家立告诉记者,下一步,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按照“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的原则,摸清源头,协同配合,强化执法,争取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规范渔船建造,严厉打击渔业领域非法经营、违规生产等行为,让“三无”涉渔船再无“滋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