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奉化溪口镇岩头村唱响“乡村旅游梦”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江南旅游旺季,每到周末,奉化溪口镇岩头村就停满了来自上海、宁波的车辆,前来旅游的旅行团络绎不绝,上周,岩头村就接待了一个上百人的旅游团。
  在我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中,奉化溪口镇因旅游型小城镇的定位在众多小镇中显得特别突出。溪口镇岩头村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里密集的民国时期名人故居,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都让这里散发着古朴浓郁的清末民初人文氛围。“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让村民增收,是我们的目标。”岩头村村支书毛卫海介绍说,五年前,岩头村成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按照《溪口岩头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开始打造旅游型乡村,先后投入2000万元投资旅游设施,修缮名人故居,修建游步道,建造了一个500平方米的旅游服务中心和两个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为了吸引游客,今年村里还取消了岩头景区的门票。
  环境美了,游人自然多了,但关键是要让他们留在村里住宿度假,增加游人在村里的消费。为此,岩头村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村里现有的二十几家农家乐一到旅游旺季就客满为患。“今年,村里还计划修建一家具有民国风格的,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毛家大院’,大院将拥有140多间客房,届时来村里旅游的游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毛卫海说。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岩头村村集体经济最大的经济来源。去年岩头村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0万元,村级经济收入达到180万元,不仅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不少原本外出谋生的村民也因此被吸引回来,村民毛显岳就是其中之一。10多年前,毛显岳曾经在村里开店卖日用品,因为生意清淡,后来他搬到了溪口镇上去开店。“现在看到来村里的游客多了,我又回到村里开店卖笋干、霉干菜、艿头、玉米等农家土特产,按照村里规划,我把店铺门前的老房子拆掉改造成了凉亭和古廊,吸引了大批游客过来纳凉休息,也带动了店里的生意,去年国庆节时候,我每天都有300多元的收入呢。”毛显岳告诉记者,五年前,岩头村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3万元,像他这样返村养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