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家庭农场主名片:叶佳男,现年28岁,从事农业生产3年,现是余姚市悠悠农场场长。子承父业,农场主营四季采摘游。
每到杨梅采摘季节,余姚三七市镇石步村的悠悠农场门口就车水马龙,周边农户陆续送来了一筐筐新鲜杨梅,杨梅过完秤后农户马上能收钱走人。这些杨梅经挑拣后装箱,被来自杭州、上海、苏州甚至北京等地的游客装车带走。记者被这条极具生命力的流水线打动了,农场主叶佳男说:“悠悠农场已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不仅吸引了全国游客,还带动了周边农户。”
牛仔裤、polo衫、运动鞋,不到30岁的叶佳男朝气十足,去年,他通过发展四季采摘项目,使悠悠农场的年产值达200万元。
时间回到1992年,叶佳男的父亲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水果。跟大多数老一辈农民一样,经营思路较传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产品批发给中间商,一没定价权,二也限制了规模扩大。叶家经营的200多亩土地里,只有杨梅、水蜜桃、雷笋等少数品种,年产值最高时仅30万元左右。
父亲的事业,由叶佳男挑起。2010年初,叶佳男一次性流转土地400亩,种上了草莓、葡萄和樱桃。之所以选择种植草莓,一为填补冬季水果市场需求,延长采摘期;二是由于当时草莓采摘在上海等地已经兴起,但在余姚却不多见,有市场发展空间。
同时,叶佳男还为悠悠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余姚第一家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目前,整个农场规模已达600亩,除了草莓、葡萄、水蜜桃等,还有蓝莓、枇杷、石榴、猕猴桃、樱桃、桑果等水果,适合四季采摘。“最多的一天农场接待了300多位游客。”叶佳男说。
悠悠农场的梦想通过两代人的传承越发丰满,这或许也是家庭农场的优势所在——作为社会最基本、牢固的单位,一个家庭共同创业、致富,远比其他形式稳定、高效,也更有积极性、主动性。
叶佳男还把3岁的女儿“拉”进了创业团队,“女儿小名叫悠悠,农场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家庭农场,瞬间很有“爱”。不仅有叶佳男父亲打下的牢固地基,更有够年轻、善经营、懂管理的叶佳男为之注入的新鲜血液,当然,还有女儿悠悠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眼下,叶佳男初步投资计划是先建一个儿童娱乐中心,能够满足小朋友的娱乐需求。紧接着还会建一个垂钓中心,以及配备一家农家菜餐馆,基本实现瓜果采摘、娱乐休闲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