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省市政府签订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责任状

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

  □本报记者 郑慧玲 通讯员 黄平 沈雁
  本报讯 3月17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商品交易市场及农贸市场提升发展工作视频会议,会上省政府与11个市政府签订《2014年度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工作责任状》,这是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为千家万户拎好“米袋子”、“菜篮子”而签订的一张民生责任状。据悉,今年我省将创建200家农贸市场为“放心市场”,做到食品安全、价格计量、消费环境、管理服务和诚信经营“五个放心”。
  从2011年起实施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已圆满收官。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三年来全省各地以实现保供应、保安全、稳物价、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共完成农贸市场改造1471家,改造面积430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50.4亿元,共创建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679家,超额完成了创建目标任务。
  自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计划后,我省农贸市场发生了喜人变化,除了舒适的购物环境,其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让老百姓在买菜的同时享受到一份舒心。有的农贸市场买菜过秤就有小票出具,上面详细记载商品名称、重量、价格以及摊位号码;有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现场触摸屏查看菜的供货渠道,掌握上游信息,如果发现问题菜还能追溯源头;有的农贸市场装上了价格公示屏让老百姓随时掌握菜价行情;有的农贸市场装载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价格水平,防止摊位暗中抬高价格;有的农贸市场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直销对接、连锁配送等方式,平抑物价;还有的农贸市场投入巨资,安装中央空调,让消费者享受冬暖夏凉的买菜环境……
  《责任状》明确,各市政府要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列入2014年对县(市、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促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贸市场专项资金用于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和未完成改造任务市场的改造提升等。
  下一步,省政府将在全面完成剩余农贸市场改造任务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让老百姓长期受惠。目前,创建“放心市场”已列入省政府十方面实事内容,省里已经出台了“放心市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放心市场”评价细则和创建要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