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举办开放日活动

引导社会参与医疗器械安全监督

  □本报记者 郑慧玲
  本报讯 医疗器械是治病救人的特殊产品,产品质量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日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施行之际,举办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和媒体记者“零距离”参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医院。
  代表们首先来到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检验中心。“这个仪器是检测我们血里面超微量的东西,像人体的甲状腺激素、肿瘤指标等,哪怕游泳池里面的一滴血也能检测到。”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骆丰一边带领代表们参观检验用的全自动生化仪、化学发光仪等器械一边介绍。通过参观,代表们了解了临床检验产品在医院中的使用情况。“以前只知道验血,但是怎么检验的我们一无所知,看到这么多先进仪器,我们放心了。”一位公众代表说。
  第二站是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一尘不染,整齐有序是各位代表来到泰尔茂公司的第一印象。进入生产车间前,记者按照规定换上白大褂和帽子,套上鞋套。透过玻璃,生产车间里的工作人员是“全副武装”,无菌服、口罩、鞋子、帽子一个都不能少。“产品不是靠检验出来的,是靠生产和设计出来的。”该公司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每个环节、每个工艺都非常严谨,进厕所也是需要换鞋的。
  第三站是省医疗器械检验院。代表们参观了医疗器械检测设备,观摩了隐形眼镜透氧系数的库仑法检测和护理液消毒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现场,技术人员就代表关心的话题和检测中的问题,细致地作了解答。
  截至2013年底,浙江医疗器械产值在全国排名第五,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76家,经营企业5375家,有效注册产品 5783个。2013年,我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抽验医疗器械产品60个品种938批次,合格率为97.33%。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陈智慧告诉记者,本次医疗器械开放日活动旨在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与公众的沟通,增强公众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和信心,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更好地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