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凝固的中国古代地方戏曲
三门源村位于龙游县石佛乡北部,距县城约28公里。因为进出村庄要经过三道屏障,且穿村而过的溪水又为塔石溪的源头,故称三门源。村北的罗汉山,十八尊罗汉、个个神态迥异,栩栩如生。再沿山脚边向西行,一转弯,首先跃入你眼帘的是一条银白色的飘带自天而挂,这就是被游客誉之为胜似雁荡小龙湫的白佛岩瀑布。此外,还有将军岭、仙人峰等景。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美的享受,倘若你到了这里,也定会流连忘返的。
三门源的自然风光是美不可言的,然而,更为引人入胜的是整个村子的建筑几乎完整地保持着清代中晚期的典型江南民居风格。在村东通往村西的桥头,一座飞檐翘角、斗拱重叠的四角方亭临溪而立。古色古香,别有情趣,考其形制结构当为清中期之物。村西保存完好的该村正宗大姓的叶氏宗祠,门前成双成对的抱鼓石和旗杆石依然如故。不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村东的叶氏建筑群了。
叶氏建筑群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为该村首富叶鹤天(1793—1862年)得中恩贡生后,为光宗耀祖,耗巨资建成的。原有主体建筑五座,后因兵燹烧毁两座。幸存的三座按其门额题字命名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和“环堵生春”,均为坐东朝西,依山而造。其它还有附属性用房、庭院、花园及观鱼塘等设施。这三座建筑中以“芝兰入座”一座最为精巧华丽,单体布局呈“三进两明堂”格式,占地面积394.7平方米,其余两座均不足其一半大,且都为“三间两搭厢”式样。匠师们把大小不同的建筑及附属设施巧妙地组合在4500平方米长方形的建筑空间内,结构严谨,虚实相间,错落有致,宾主分明。花园里原有各种名花异树,石山盆景,清香阵阵,古雅宜人,惜已毁,现只在庭院里还保存有一株百年铁树,至今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该建筑群不仅以规模宏大、用材考究赢得盛誉,更令人叹绝的是它那独具风格、精美绝伦的内部装修和外部的砖雕装饰艺术。室内上下,天花藻井、走马楼、花棂窗、迎客塌、鸳鸯桌,无不精雕细刻,鬼斧神工的人物立体木雕,千姿百态,生动传神。
尤其是外部的砖雕装饰艺术,更是无与伦比。它融徽州、婺州、江西等砖雕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龙游砖雕。这些砖雕不仅有仿木构建筑部件的斗拱、柱、枋、挂落等,还有大量的诸如“八洞神仙”、“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以及“福禄寿喜”、“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等图案雕刻。尤为珍贵的是3座建筑门额下的23块戏曲砖雕,每块长56厘米,宽26厘米,代表23出戏,在这咫尺见方中将每出戏的剧情高度凝炼地表现出来。有“列国戏”、“三国戏”、“唐宋明清戏”,均为婺剧、徽戏剧目,如《霓虹关》、《长坂坡》、《打金枝》、《龙凤阁》、《渭水访贤》、《雪里访普》等等,堪称我国古代地方戏曲活化石。
这些砖雕如同一巨幅画卷,尽管经历了百年时光的流逝和岁月风雨的侵蚀,但并未因此而湮灭,反而闪射出更加耀眼的艺术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