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不良农资害了葡萄树依法维权讨回赔偿款

  □本报记者 张佳妍
  近日,台州一位姓吴的读者给本报来电,要求报社好好宣传一下温岭市农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是他们帮这位读者解了燃眉之急,给她送去了6.8万元的赔偿款。
  吴某是温岭市滨海镇人。今年春节前夕,她承包了20亩地种葡萄。“就盼着收获时,卖个好价钿。”在吴某的悉心照料下,葡萄园长势喜人。5月下旬的一天,吴某发现葡萄园里长出不少杂草,便在当地一家农资店购买除草剂。农资店老板蔡某向她推荐了一款名叫“麦畏·草甘膦”的新型除草剂。当天,吴某便将除草剂用在了其中的7亩葡萄园。
  不料,施用过除草剂的葡萄园,第三天便出现了新叶皱缩现象。于是,吴某请来了农资店老板蔡某查看。“这个是轻度药害。”蔡某查看后,又送了几包“叶面肥”给吴某,让吴某“解救”。然而,吴某在用了这几包“叶面肥”后,葡萄园非但不见好转,叶片皱缩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而且葡萄藤基部也开始发黑坏死。
  无奈之下,吴某再次找到了蔡某,此时的蔡某也急了。该除草剂是蔡某在邻市一批发商召开的农药推销会上批发来的。会上,厂方推销员说,该药可用于葡萄园除草,除草效果好且对葡萄无害。现在却出现了药害。于是,蔡某找来了批发商和厂方推销员一同到吴某的葡萄园。“当时厂方推销员告诉我说,葡萄发生药害是暂时的,过段时间会好的,如果有问题,厂方会负责到底的。”
  吴某告诉记者:“过了大半个月,葡萄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最后,那个推销员也杳无音讯了。”
  心急如焚的吴某辗转找到了温岭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时隔一天,温岭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会同当地工商分局、镇农办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察看了吴某的葡萄园,经确认,葡萄园因施用“麦畏·草甘膦”产生了药害。受害后,葡萄植株虽不会死亡,但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需全部更新。
  吴某听从专家建议,挖掉了辛苦种植的葡萄树。6月20日,当地工商分局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由于双方在赔偿额上分歧较大,调解无果而终。6月23日,温岭市农业执法大队与镇农办再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农业执法人员分析了温岭市近几年葡萄的产量、产值、生产成本和可得收益等情况后,双方逐步缩小了理赔差距,最终达成协议,由蔡某一次性赔偿给吴某6.8万元。事后,该笔赔偿款由温岭市农业执法大队转交到吴某手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