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平湖向露天焚烧秸秆“亮剑”

  近日,平湖市当湖街道各村村干部纷纷走进农家,下发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告知书,并督促农户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争做环境保护模范。
  与以往不同的是,告知书明确:对故意露天焚烧秸秆的种粮农户,一经发现,取消当年的支农惠农补贴;对造成不良后果的,列入黑名单,取消下年度支农惠农补贴,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造成重大空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告知书是以村规民约形式形成的,如果故意露天焚烧秸秆,等于农户自愿放弃了支农惠农补贴。”当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符勤华说。
  据悉,每年夏秋两季农作物收割后,秸秆被露天焚烧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大气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当湖街道在落实相关宣传措施外,还加强巡查,除环保、公安、交通、农业部门外,城管人员将负责面上的日常巡查,各村民小组长为村组巡查员,进行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上汇报。此外,各村与种粮大户签订相关承诺书。“故意露天焚烧秸秆,一旦查处并被记录在案,农户在支农惠农补贴申请的审核环节,将被直接否决。”符勤华说,这也是为了鼓励秸秆还田,做到清洁处理。
  据介绍,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对改善土壤结构有促进作用。据估算,每亩晚稻的稻草中含氮5.5公斤,相当于12公斤尿素、16公斤氯化钾、9.6公斤氧化钾……稻草还田可以减少农田的化肥用量,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而且一季稻草还田,后季受益,连续稻草还田,土壤越种越肥。
  据统计,平湖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30万吨,其中水稻占到18万吨,麦草也有近8万吨,切碎还田仍是当前秸秆资源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占到总量的34%以上,而平湖的菌菇种植户们每年也能消耗五六万吨秸秆。
  陆成钢 任迎春 潘华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