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刷刷“好友圈” 顾客在眼前

遂昌农民田头微信卖菜

  “福哥,上次你‘宅急送’的鹅肉味道真鲜美,这次再给我来只鹅,外加土鸡两只。”“需要嫩玉米10斤,毛芋5斤,请即发货!”仅仅一个小时内,遂昌县应村乡农民周紫群的手机里,“丽水福娃”微信好友圈就接连收到了26个买菜订单。“店小二”周紫群说:“这些都是上海的顾客,他们喜欢直接向山区的农民网购时鲜蔬菜,土鸡、土猪、草鸭、草鹅肉。我的好友圈里,上海顾客的订购互动是最为活跃的。”
  点开“丽水福娃”微信通讯录,光上海的“买菜微友”就达2000多人。加上丽水、金华、温州的好友,“丽水福娃”3个业务员的微信好友数量高达6000余人。在周紫群的带动下,应村乡“仙女山合作社”的社员们也主动瞄准杭州、宁波的“马大哥”、“马大嫂”们,纷纷添加微信好友,开展“微信卖菜”。
  应村乡党委书记郑水松说:“如今,成千上万的城市‘马大嫂’爱上刷应村菜农的微信‘好友圈’,我们的菜农在田间地头,点点微信,菜就能卖到上海、杭州等大都市了。”
  应村农民潘伟平是“卖菜微信”的先行者。他一边在上海各个社区“吆喝”,请上海的“马大嫂”们“扫一扫”他的微信二维码;一边完善物流,每2天发一次货,保证做到“今天菜还长在田里,明天就能送到上海居民的餐桌”。
  凭借原生态农产品的魅力,找准“微信卖菜”新路,万水千山阻断不了都市“马大嫂”与应村农民的供需对接。“刷刷微信,随时下单。你可能还在路上,菜已经到了门口。”潘伟平给上海和杭州的微友许下这样的承诺,用最快捷的方式把新鲜农产品供应给都市居民。潘伟平的蔬菜订单量三分之二来自微信,哪怕是淡季,每天的销售额也有万余元。 施龙有 王巷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