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没有他,我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交警爸爸与她有一场爱的接力

  •   “没有陈行爸爸的资助,我读书时期的生活一定会很艰苦,甚至会缀学;我妈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不可能多活这些日子,也不会安心地离去。陈行爸爸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亲人。”春节期间,王丽到陈行家拜访,重复着这些话。
      这位“陈行爸爸”就是慈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陈行。他有两个女儿,年龄相差一岁,其中年长的叫王丽,家住慈溪周巷镇,与陈行夫妻没有血缘关系。如今,王丽已26岁,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
      那么,陈行与王丽为何会有这样一段父女情呢?事情还得从2000年说起。
    助学帮扶结下善缘
      那是2000年5月,39岁的陈行在慈溪市交警大队周巷中队担任指导员。在一次会议上,中队长提议:中队领导应有一名以上的结对助学对象,大家一致同意。会后,陈行结合进村社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对困难家庭进行排摸。据周巷一小学校长介绍,该校四年级学生王丽成绩良好,家境贫困。陈行了解到,王丽11岁,父母在家务农。
      陈行决定到她家去看看。一到她家,陈行看到了令人心酸的景象:一家三口住在一间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子里,条件非常艰苦,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所有家当都窝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
      陈行回家后与妻子提出打算资助王丽的想法,妻子很支持,决定包揽她读书期间的全部书、学费,并适时把她接到家里聚聚。从此,陈行把王丽当亲生女儿对待,有时甚至比对自己的女儿还好。
    身世揭秘牵出真情
      转眼到了2002年6月,陈行去学校了解王丽的学习、生活和身体等情况,与老师沟通后,他又找王丽谈话,发现她紧咬嘴唇,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陈行断定王丽家一定出现了困难。原来,王丽母亲得了重病,无钱医治。陈行安慰她好好学习,母亲的治疗问题由他负责。
      陈行立即赶到王丽家,看到她母亲躺在床上,父亲则守在床边。陈行出资让她母亲到杭州诊断。经查,病情为肝炎,医生建议中医治疗。陈行就把王丽母亲送到慈溪市区某医院,帮她办理了住院手续。王丽母亲住院期间,陈行提供了全部医疗费用,并多次到医院照顾。同年底,王丽母亲病情恶化,陈行又把她送到宁波的医院治疗,并包揽了所有费用。王丽母亲回家后深知时日不多,担心今后女儿受苦,便向陈行和丈夫揭开了自己和女儿的身世。
      王丽母亲原籍云南,1987年到绍兴打工,嫁给了当地一农民,从此以务农为生。因为没有怀孕,就领养了当时不足周岁的王丽。1991年,她改嫁到慈溪,向再婚丈夫称王丽是自己的女儿。
      王丽母亲怕丈夫遗弃王丽,特地请求陈行对王丽的成长给予监护。不久,王丽母亲离开了人世,时年王丽13岁。陈行帮忙料理了王丽母亲的后事。
    回馈社会延续爱心
      陈行有一位亲戚是企业家,对方了解情况后,称愿意收养王丽。陈行向王丽的养父说了这事,并强调,先让王丽适应对方的家庭环境,如适应再办收养手续。为了王丽的将来,王丽的养父同意了陈行的建议。
      王丽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养父。一个月后,她向陈行提出希望回到养父身边生活,好好孝敬养父。
      王丽的养父没有让妻子失望,他视王丽为亲生女儿。王丽很懂事,放学后主动分担家务。其间,她的亲生父母曾找上门来,王丽没有选择离开养父。陈行也不忘王丽母亲最后的托付,经常与王丽的养父、老师沟通,加强对王丽的教育,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2010年,王丽的养父去世。
      后来,王丽中专毕业、工作、结婚、生子……陈行看着她一步步成长,打心底里高兴,从不后悔多年来的付出。王丽也很感激陈行一直以来对她的教育和帮助,也把陈行一家看成自己的娘家,逢年过节都记得探望她的“交警爸爸”。
      现在,王丽筹资在周巷镇经营奶茶店,并成为一家品牌鲜饮的慈溪总代理。她表示,要从加盟费中取出一部分,资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她深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人间。
    杜跃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