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低温阴雨春寒天气,气温剧烈下降。4月7至8日我省大部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7℃,对早稻育秧和移栽带来不利影响。4月10日起全省气温缓慢回升。据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预测,未来一周大部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回升到20℃左右。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早稻秧田管理、大田准备和早稻移栽等工作。
1.做好秧田管理。根据气温变化做好薄膜管理,尽量保持20—25℃的适宜温度。白天最高气温达18℃的天,要做好通风或揭膜炼苗,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的夜间,可继续盖回薄膜,做到日揭夜盖。大棚育秧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防止秧苗因播种密度高、温度高、湿度高、秧盘内积水而发生纹枯病和烂秧死苗。机插秧苗栽前3天做好控水蹲苗,秧苗脱肥,叶色明显落黄的,栽前2天施起身肥,每盘施尿素2克,施后洒水洗苗。
2.提前做好大田耕整准备。做到田等秧,避免秧等田。按照“田面平整、上糊下松,有水有气”的水田整地要求,根据土壤类型确定耕耙次数和确保耕耙质量,如二耕一耙、一耕一耙或一耕二耙等。还未进行第一次翻耕的要抓紧翻耕大田,促进田间杂草腐烂。沙质土移栽前1—2天、壤土移栽前2—3天、粘土移栽前3—4天将田土耙碎耖平以备栽种。每块大田至少留出一条丰产沟。同时,要做好基肥施用。一般每亩施碳铵20—25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有条件的要增施腐熟有机肥。有机肥在第一次翻耕前施下,化肥在第2次翻耕前或耙田前施下,促使肥、泥混和,减少有效养分淋失或转化为气态损失。大田施用基肥后不再排水,以防肥料流失。耙耖时保持满沟水或薄水层,避免深水插秧,提高机插小苗栽插质量。
3.看秧苗叶龄,看天气预报,确定早稻移栽日期。机插早稻适宜移栽叶龄3.5叶以内,晴暖天气移栽有利于栽后扎根生长,秧苗发根要求平均气温13℃以上,分蘖发生要求平均气温17℃以上。最近几天夜间气温较低,但早播秧苗已到移栽叶龄。建议白天气温达到18℃以上的晴天或多云天,可开始对早播秧苗进行移栽,栽后灌浅水护苗。白天最高气温达18℃的天气,或夜间最低温度达12℃的天气,都应抓紧大面积移栽早稻,力争在4月22日前完成早稻移栽,促进早发增产、早栽早熟。
4.根据秧苗质量和移栽日期确定基本苗。机插行株距一般为30厘米×12厘米,秧苗素质好、移栽时叶龄较小、移栽日期较早的丛插本数3—4本,每亩基本苗7—8万。秧苗瘦弱、移栽时叶龄较大、移栽日期较迟的丛插本数4—6本,每亩基本苗9—10万。小苗移栽要注意浅插,以缩短秧苗缓苗滞长过程,促进秧苗尽早扎根生长。机插短龄秧苗苗体幼嫩,不耐挤压,晴天及大风天气,在田头较长时间摆放容易引起秧苗失水,因此,取苗后尽快移栽。提倡用秧架运秧,减少秧苗损伤。避免在大风大雨或低温阴雨天气移栽。移栽后如遇低温或大风干燥天气,及时灌3厘米左右的水层保温保湿,防止死苗。
5.做好大田前期管理。秧苗栽插后,晴暖天气灌满沟水,大风天、低温天灌浅水保温护苗。移栽后遇中到大雨天气,雨前灌3厘米深的水层护苗,并开好平水缺,防止雨水冲刷倒苗。活棵返青后,晴天白天保持满沟水,露出畦面增温,促进扎根和分蘖,夜间温度低于12℃时灌水保温。有效分蘖期间保持田间湿润,浅水灌溉与露田交替,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小苗早种大田始蘖期和够苗期较早,一般4月中旬移栽的早稻到5月10日前后够苗。当苗数达到有效穗数苗的80%—90%时,一定要及时搁田控苗,防止群体苗数过多,造成穗形变小。
毛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