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过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28个蔬菜新品种通过了省级鉴定,其中15个品种已经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委员认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水航天育种基地研究员杨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航天科技成果民用化与航天农业发展高峰论坛透露。
杨凯介绍说:“在我国,仅东北三省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就达1.2亿亩,而80%为国外品种所占领。蔬菜种子年交易6亿元人民币,进口种子占60%—70%,亟待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进行替代。”
杨凯表示,“我国航天科学家和农业科学家利用航天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对加快我国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育种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截至2014年底,航天育种在全国25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达68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30亿元。2015年,航天育种的小麦、玉米、大豆将进入区域试验,有望三年内至少占领10%的市场份额。”
北京神飞航天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宏伟指出,将航天科技应用现代农业,不但可以增加产量,还可以增加果实的营养成分,更有利于高效打造绿色安全的食品。 宗静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