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四川、湖南等多省发生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事件,其中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厚田乡象潭村陈家村小组3户家庭11人中毒,1人抢救无效死亡。
近期雨水充沛,气温适宜,野生蘑菇大量生长。为预防和控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也发布消费安全警示,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以防误食野生毒蘑菇导致中毒。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按照中毒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等6种类型。大部分人误食后会出现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症状。误食毒蘑菇中毒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期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今年以来因食用有毒动植物尤其是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有所增加。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同时提醒各餐饮单位、食堂等,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消费者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应尽早催吐、导泻等,同时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在餐饮单位用餐时,要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以便维权。餐饮服务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