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在建新房被儿媳喊停,94岁老人无处容身

调解员为结怨婆媳送上心灵鸡汤

  •   出生于1921年的谢大宝老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这位跨越了世纪沧桑的老人,先后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如今,家里的晚辈要为老人建新房,无奈却卡在了儿媳妇这一关。为了这桩烦心事儿,老太太身心疲惫。近日,嘉善县司法局惠民司法所调解员李春芳为结怨婆媳送上心灵鸡汤,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老来丧子,九旬老人无处容身
      谢大宝老人出生于民国时期,与老伴在解放前生下了大儿子李大根,之后又接连生下二儿子李二根和小儿子李小根。
      谢大宝夫妇俩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人靠种田勉强过日。随着3个儿子逐渐长大成人,为让他们早日成家立业,夫夫妇俩将仅有的一点存款全分给了3个儿子。谢家这三兄弟虽然读书不多,但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小日子也是过得有声有色,这让谢大宝夫妻俩十分欣慰。几十年的岁月一晃而过。谢大宝的老伴离世了,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各自成了家,她和小儿子住在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里。
      孝顺的二儿子和弟弟商量,想给老人重修房屋。1991年,两个儿子凑了几千块钱,给老人盖了一个80多平方的小平房。房子虽不大,但充满着儿子们满满的爱意,老人住着极为舒心。
      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老人的小儿子因故意杀人被枪决。二儿子也在9年之后的一次车祸中死亡。经历了这些变故,大儿子李大根成了老母亲最大的依靠。
      李大根的妻子早年生病去世,为照顾年迈的老母亲,他毅然搬去与老人同住,并卖了自家的宅基地。日子在平淡中一天天度过。今年,母子二人居住的小平房因年久失修,被鉴定为危房,需要拆掉重建。李大根的女儿女婿愿意为奶奶出钱建新房。
      但是,当老房推倒,即将开工重建时,老人的二儿媳突然出现,竭力阻挠他们建房。二儿媳说,当年建房时,她老公出了大部分的钱。现在虽然老公不在了,但作为遗孀的她享有继承权,房子推倒重建必须先过她这一关。
      房屋已拆,不得不建,否则,母子二人便没有安身之所了。谢大宝母子与老二媳妇多次协商未果,急得焦头烂额。
    调解员上门,高龄婆媳冰释前嫌
      正当两边吵得水火不容之际,李大根找到了嘉善县司法局惠民司法所的老调解员李春芳。
      一坐下,李大根就一股脑儿地将这些年家里的悲惨遭遇,以及目前老母亲的境遇向调解员诉说了一遍,并表示希望调解员能尽快帮忙调解,以使他们的房子能够尽早开工重建。
      考虑到谢大宝老人年岁已高,腿脚不便,调解员李春芳决定登门调解。第二天,调解员约来了老人的二儿媳,一起前往谢大宝母子暂时落脚的地方开展调解工作。
      刚敲开门,李大根就与弟媳发生了口角。他埋怨弟媳不孝顺老人,眼里只有钱,让他94岁高龄的老母亲无处容身;弟媳也不甘示弱,表示她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李家母子想独吞她的财产。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得让他们先心平气和下来,否则没法谈。”李春芳这般寻思着,便走到李大根面前将他劝住,并小声对他说:“你让我来的目的就是调解纠纷,能让你们早点建房,现在你跟她这么个吵法,实在不利于调解,你好好想想,是吵架重要还是调解重要。”
      调解员这番话挺奏效,李大根停止了指责。而此时弟媳却仍然振振有词。为防止弟媳的念叨挑起第二次口角,调解员马上又将弟媳拉到另一边,示意其不要再作无谓的争吵。
      双方终于都冷静下来,调解正式开始。
      “我今天来就是解决谢大宝母子的建房问题,以及老二媳妇要求的补偿款问题。”一句话将来意说清楚后,调解员便要求双方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李大根认为,当初建房的确是老二和老三出的钱,但那是两兄弟对母亲的孝心,房子也是为母亲建的,因此,这个老房子应该属于母亲所有,并不存在需要补偿老二媳妇的说法。二儿媳则认为,这个房子是自家掏钱给老人建的,当初也没说到底是送还是让老人暂住。“现在你们把我家出资建造的房子拆了,自然要赔我家的钱!”二儿媳坚持认为,虽然她老公已去世多年,但是作为遗孀她完全有权利继承这个房子应有的份额。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下,谁都不肯做出让步。
      调解员赶紧打起了圆场。“其实你们都是一家人,虽然你们共同的亲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你们还是一家人,何必为了这点钱搞得亲情尽失。”
      随后,调解员决定从老二媳妇身上寻找突破口。
      他将老二媳妇叫到门外,劝说道:“你家婆婆已经94岁高龄了,晚年连番经历丧夫、丧子之痛,本身已经很痛苦了,好不容易过几年平静日子,你就成全她吧,她还有几年福可享呢?”“可是我们家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能平白无故说没就没了呀。”老二媳妇不服气地反驳。“老人带大三个儿子不容易,他们经历过战乱、遇到过灾荒,再怎么苦怎么累都自己担着,从来没有让子女们缺衣少食。更何况,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只顾着自己,而是把毕生所有都给了你们,好让你们成家立业,这份恩情难道不该回报吗?”调解员说。
      老二媳妇此时也少了些许霸气,默认了调解员所说的在理。
      李春芳接着解释道:“老房子的产权证我看过,是老人和小儿子的名字。当年老二出资,是主动帮弟弟一把。法律上来说,这个钱属于赠与。当然,毕竟你丈夫当年造房子时出了大头,情理上来说,也应该得到一些补偿。”
      经过一番劝解,老二媳妇最终表示不再为难母子二人。但是,她表示钱还是要的,只是可以少要一点,只要当时出资的那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提了。
      于是,调解员将老二媳妇的这个想法告诉了谢大宝母子,母子两人欣然接受。考虑到这么多年物价上涨的因素,最终双方达成了4万元的补偿协议,调解圆满结束。
      目前新房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陈岚 朱利 赵吉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