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传来消息,自6月1日起,国家将实行养殖大鲵及其产品的标识化管理,今后,市场上出售的人工驯养的大鲵将拥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一次性唯一身份识别标码。
大鲵作为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天然资源在历史上相当丰富。由于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等原因,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大鲵天然资源出现大幅下降。80年代以后,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经过20多年的保护和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了53个涉及到大鲵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62.51万公顷,约占全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个数的25%;非法捕捉野生大鲵行为大为减少,天然野生大鲵存量达10万余尾。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说,标识的作用在于区别野生大鲵和人工驯养大鲵,通过标识管理可以使得人工驯养的大鲵自由进入市场,促进人工驯养大鲵市场的健康长效发展,同时对野生大鲵进行保护。此外,标识管理可以追溯产地、保证养殖产品质量。
(据人民网 张伟 /文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