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克强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监管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强化综合整治,着力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全省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监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尽管如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低、小、散”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生态环境恶化、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等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基层监管体系薄弱,有的措施和任务难以落实到位。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落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更是保障“舌尖安全”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按照“两美”浙江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为目标,创新监管新机制,提升监管新能力,适应监管新常态,主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责任落实。一是属地政府责任。积极争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市、县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二是生产主体责任。既要用道德约束,更要用法律手段,要求生产主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强化自律诚信建设。三是监管部门责任。重点督促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一岗双责”制度。(二)抓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队伍体系,定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建立舆情监测、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机制。(三)抓标准化生产。一方面要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工程。在继续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的同时,今年重点启动草莓、杨梅、铁皮石斛、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逐个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运用“互联网+安全”模式,将快速检测、巡查、执法等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年底争取50%以上的涉农县(市、区)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四)抓执法监管。围绕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时节,坚持检打联动、打防结合,深化专项整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行动,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五)抓宣传引导。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直通车活动,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六)抓示范创建。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试点,我们将重点做好五个统筹:一是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要求,统筹强化顶层设计;二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系列创建规范;三是统筹建设时序,既有整体安排,又有年度计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四是统筹组织好第三方考评,确保创建工作有效推进;五是统筹筹备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现场推进会,加强对各地创建工作的指导,今年全省争创25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和5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作者系省农业厅质监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