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乡村故事

绍兴有个免费凉茶摊,已经烧了24年

  7月4日的午后,太阳照得绍兴市区马路明晃晃的,人民路大校场沿的免费凉茶摊又开始忙碌起来,简单的不锈钢架上支着一块木板,上面放置着简单的茶具,一旁是装着茶水的茶桶。几位白发苍苍的烧茶老人弯着背,帮前来喝茶解渴的路人倒上一杯凉茶。
  每年农历五月初十到八月初十,是茶摊开张的日子,每天都有两三位老人在茶摊值班。10位运营茶摊的老人,基本都已年过八旬。
  负责生火烧炉的84岁老人余阿王,每天天未亮就要起床,从城西骑20多分钟的三轮车,凌晨4时30分就要到茶摊,生火、烧茶,确保早起的人一大早就能喝上茶水。“我觉得挺开心的,反正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能和老伙伴聊聊天,还能给大家帮点忙。”余阿王说。
  从凌晨4点30分到下午2时,一天近10小时,值班的烧茶老人周旋于煤炉与茶桶间,烧茶、抬水、泡茶,稍有空闲,还要拿起漏勺帮路人灌茶。烧茶老人们说,每年气温升至35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喝茶解渴的人陡增,烧水量会从10多桶飙升至20多桶(500多公斤)。高温时节,灌茶的路人不断,他们隔20多分钟就得烧一锅开水,炉边的鼓风机不能停,炉内的炭得一次次添,滚烫的水不断地要搬抬。
  起得早,时间长,天气热,对于体能挑战巨大,老人们却觉得完全不是问题。“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这么点活不算什么,只要有人来喝,我们就开心。”余阿王说。
  说起凉茶摊的起源,何六一老人说,这得追溯到1993年,至今已经是第24个年头。“那时候我60多岁,刚刚放下手中的泥水活,有朋友就叫我一起来烧茶。可惜现在这些老朋友都走了,第一批烧茶的人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后来,有很多人来茶摊打听,自愿加入烧茶队伍。虽然烧茶的人换了,但茶摊却一直坚持了下来。
  大家都是义务劳动,而烧茶需要一定的成本,这笔经费从何而来?现在的领队严双荣说,每年大家都会交纳茶会费,以前是50元,现在是100元,除了他们自己,还有很多市民会自愿前来交钱,支持凉茶摊行善。现在每年交纳的茶会费已远远超过了烧茶的成本,多余的钱,老人们就讨论着捐给有需要的人。“我每天看看新闻,如果谁家里需要帮助,或者哪个村里要造桥修路,我们就拿出一些来。”严双荣说,善款的收入和支出有专人登记,以便查询。
杜文烨 王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