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废弃鸡棚变身民俗博物馆

  秋日时节,走进山东省鱼台县罗屯镇随海村,只见滨水休闲园内,一池残荷随风摇曳;穿过木栈道,经过燕飞巷、万福巷等街巷,来到村里新建的民俗博物馆前,许多村民正坐在旁边闲聊着。“以前这里是个废弃的鸡棚,里面又乱又脏的,真没想到今年村里把这里建成了民俗博物馆。”年过七旬的随海村村民随志忠说。“今年7月份,投资了80余万元,将村内废弃鸡棚改造成面积达700平方米的民俗博物馆,把收集的民间民俗用品收入馆内,完整复原先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向观众展示出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后的民间生活画卷。”罗屯镇党委副书记王静介绍,馆内按功能分为农耕文化展区、生活用品展区、民间工艺品展区等五个展区,现已收藏的展品有织布机、灯具、桌椅、陶器等1000余件套。“这个菜坛子是上辈子传下来的,现在不用了,放在这儿,留个念想吧。”随海村党支部书记随玉琢说,这些延续了多年农耕生活的老物件已经越来越少了,捐出这些东西,为的就是传承和保护村里的历史文化,把祖辈们生产、生活的历史展示给后人。
  据了解,随海村民俗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游客对鱼台县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次的认识。目前,已接待各方游客万余人次。
(摘自《农村大众报》 赵磊 高娜/文 2016年10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