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酱油中含有可能致癌物?

  近日,一则中国香港地区消费者委员会检测酱油发现可能致癌物——“4-甲基咪唑”消息广为流传,广州老字号珠江桥牌蒸鱼豉油和珠江桥牌金标老抽王两款产品同时“上榜”。
  酱油中为何会有4-甲基咪唑?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我们现在吃的酱油,从外观上看都是黑褐色的,这个黑褐色主要来自焦糖色素。焦糖色素有两个来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平时做拔丝芋头、拔丝红薯时加糖炒出的焦糖色就是天然焦糖色素。而人工合成的焦糖色素在制作工艺中会出现一种副产物,也就是4-甲基咪唑。
  阮光锋介绍,酱油中的4-甲基咪唑作为焦糖色素的副产物,在食品中出现也是无法避免的。国际技术焦糖色素协会(ITCA)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反应剂而把焦糖色素分为四大类,其中,Ⅲ类和Ⅳ类焦糖色素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4-甲基咪唑。
  据了解,此次香港消委会检测的酱油中,4-甲基咪唑含量最高的是15.9ppm。按照此数据计算,该酱油4-甲基咪唑含量为15.9mg/kg。而我国国家标准GB1886.6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规定,Ⅲ类和Ⅳ类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得超过200mg/kg。
  阮光锋表示,“按照目前的检测数据,人们每天从酱油摄入的4-甲基咪唑量是完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和各国法定标准的,正常饮食无需担心。”
(摘自《京华时报》 钱宇阳/文2016年9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