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北美水貂“入侵”新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蒋志刚团队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了原产于北美洲的北美水貂,这是国内首例入侵食肉动物。
  蒋志刚团队是在执行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中俄哈蒙边境地区特有动物与动物地理研究”调查时,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野外考察时发现了北美水貂。据介绍,北美水貂喜独行,多栖息于温带森林河岸,捕食水生及陆生中小型动物,并有“过度杀戮行为”,单只水貂可杀死整群地面营巢鸟类。
  由于北美水貂适应性强,被作为毛皮兽引入世界各地。20世纪初由北美引至欧洲,在多个欧洲国家迅速建立了种群,甚至在南美也有入侵记录。北美水貂还可能携带病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入侵物种。
  据蒋志刚介绍,新发现的新疆阿尔泰山南麓北美水貂可能为境外入侵,有资料显示,由于人工引种,北美水貂已经在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建立了入侵种群。他们发现,阿尔泰山邻近地区及长江中下游流域为北美水貂的高度适宜分布区。水獭与水貂的生态习性相似,研究证实,我国的水獭、亚洲小爪水獭、江獭均濒临灭绝,而入侵的北美水貂会占据水獭空出的生态位。
(据《科技日报》 游雪晴/文2017年3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