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安吉白茶成为龙陵农民“脱贫茶”

  本报记者 金国栋
  编者按:近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的“全国三农媒体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滇西产业精准扶贫”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昆明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农媒体人深入滇西,访农户、探农企,聚焦云南现代农业,全面展示三农媒体人服务三农、服务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本报从即日起推出《三农媒体云南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讯 一说起云南的茶叶,人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出普洱茶。然而,有位来自浙江的小伙子,在云南省龙陵县种植安吉白茶,带领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位小伙子就是新昌县的俞标锋。
  日前,记者随“全国三农媒体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滇西产业精准扶贫”采访团走进龙陵县。大巴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近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俞标锋创办的龙陵县松山龙魁茶叶有限公司。“我是娶了云南的媳妇才来到龙陵,这边的农民比较贫困,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见到浙江老乡,俞标峰似乎特别亲切,一下子和记者聊上了。
  俞标锋说,他从2009年开始带着安吉白茶茶苗到龙陵县试种,当时仅种了150亩左右。令人兴奋的是,安吉白茶特别适应龙陵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一般的茶树要3年以上才能采鲜叶,而种在那里的安吉白茶,第三年就能采摘了。如今,安吉白茶已从当初的150亩发展到5000亩,辐射带动当地茶农3380户,年收入达2800万元,户均收入8200多元。
  龙陵县黄草坝王家寨王昌年是尝到种植安吉白茶甜头的其中一名茶农。据介绍,王昌年家有6亩茶园,原来种的是大叶茶种,年收入仅能维持6口人的温饱。2010年,他将其中的3亩茶园改种安吉白茶,2012年,3亩安吉白茶鲜叶收入6000元,比原来6亩茶园的收入还多。今年上半年,王昌年茶叶收入达1.4万元。看到种植安吉白茶带来的可观收入,他与老伴一合计,今年已将其余的3亩茶园也改种了安吉白茶。
  龙陵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高原气候等因素,黄草坝安吉白茶的采摘时间要比浙江的安吉白茶提早15天左右,而且茶叶品质可以和浙江产的安吉白茶媲美,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在龙陵县,种植安吉白茶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