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买首套住房,按规定首付只需20%,利率是基准利率的0.85倍,可现在银行不但将我的首付额度提高到了31%,利率也是执行基准利率的0.95倍,这是为什么?”近日,象山县施某为购买住房向中国建设银行象山县支行申请住房贷款,不想却遭遇了“不平等”待遇,施某希望银行给个说法。
随后,银行方面解释:施某在2016年8月曾因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受到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并由此被列入了食品安全惩罚名单,根据《象山县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规定,该行决定对其采取降低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的惩戒措施。面对此说法,施某悔不当初。“去年8月,象山县列入我省首批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试点,在宁波率先推行食品安全金融征信全过程监管,强化信用数据结果运用,有效落实联合激励惩戒措施,食品安全金融约束成效明显。”象山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制订施行的《象山县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贸市场主办者及经营户和其他各类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等六类主体列为实施对象。利用象山县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宁波市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移动互联网平台,导入全县食品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并通过宁波市普惠金融平台实时推送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象山支行再将信息分享至各商业银行,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采集实施对象主体基本信息2.7万户,收录食品安全信用数据13.2万条。”“根据这些信用信息,再对实施主体设置激励与惩戒指数进行分级评价。”该负责人解释道。其中,激励指数根据荣誉、认证和监管等情况由高到低分为“J1、J2、J3”三档,惩戒指数根据行政处罚、黑名单和落实整改等情况由高到低分为“C1、C2、C3、C4”四档。象山县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根据分级情况对实施主体在评先评优、检查频次、申报政府资助项目、认证管理、专利申请、政府采购、科技奖励、产销对接、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实行分级管理。“目前已有339户失信主体丧失了评先评优资格,348户守信主体优先享有政府采购、产销对接和专利申请权利。”
另外,象山县内各金融机构根据实施主体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记录,在贷款、办理信用卡、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对信用信息记录优良的,给予提高贷款授信额度、降低利率等优惠;对信用信息记录不良的,则给予降低贷款授信额度、提高利率等限制措施;对信用信息记录严重不良的,阻断其信贷渠道。“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投入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被吊销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被追究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等6种违法行为作为一票否决项,金融机构对此类违法主体实行信贷制裁并阻断其信贷渠道。”该负责人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已对98家失信主体在续贷时予以惩戒措施,涉贷金额4960万元;对117家守信主体在续贷时提供优惠服务,涉贷金额12.3亿元;另有16家严重失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被列入拒贷名单,真正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氛围。
严谦 何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