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乡村故事

40年初心不改

木匠杨昌熙的木雕人生

  打铁匠、修鞋匠、磨刀匠……过去,大街小巷里时常能看到这些手艺人的身影,他们凭借一技之长,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老手艺已被现代科技取代,老手艺人也越来越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台州经济开发区海湾浪琴小区南大门附近,有一家名为东阳木雕的小店,里面有一位木雕手艺人杨昌熙,他能将普通的朽木变成一件件艺术作品。做了多年木匠,对于这门传统技艺,他早已是爱入骨髓。每天拿起工具在木料上细心雕琢的时候是杨昌熙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从他手里出来的木雕作品,线条优美,细节精致,栩栩如生。
  杨昌熙是天台人,今年60岁,做木雕已整整40个年头。“做木雕,单单基本功就要学上三四年,有时候还不一定能学得好。”杨昌熙说,要做好木雕艺术品,不仅要经过十几年的磨练,而且天赋也很重要。
  40年下来,杨昌熙对做木雕的每道工序已经非常熟悉,技艺也相当精湛了。
  选木材、设计图案、锯木头、刨平、拼接,然后绘画、雕刻、上漆,一件作品短则数天,长则数月才能完成,但杨昌熙每次都是一丝不苟地对待作品。
  在台州,会做木雕的师傅主要集中在天台、临海等地。“大多是年长的手艺人,现在学木雕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杨昌熙说。 陶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