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生 俞新尧
新凤展彩羽 振翅摩绛霄
浴火重生的凤凰,飞得比昔日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多。钱万强到尖刀山创业,初衷是带领新龙村的农民富起来,以报答当初插队时农民兄弟对他的好,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养好猪,种好果树赚点钱。二十年艰苦创业的亲身经历,使他认识到:农民光靠种地富起来,实在太难了。这促使他从更高更深的层面去认识考虑农民问题。他说,自他承包农场以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这足见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什么年年都发呢,足见“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农民离不开土地,但仅靠种地很难真正富起来,必须以一产带三产,以三产促一产。
他引用孙子兵法道,种地必须奇正结合,以正发展,以奇制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独,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讲起“三农”,钱万强口若悬河,舌绽莲花,滔滔不绝。虽然从小就不太爱看书,为此还吃过父亲的不少“爆栗子”,用他的话说:一看到书就头皮发麻,脑袋发胀。但奇怪的是自从当了农民后,种树的书、养猪的书、有关“三农”的书,他却看得津津有味。谈到一号文件,他说:文件中提出了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六条措施,非常接地气,如果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加以引导,农民一定会富起来。
钱万强完成了从农民到专家的飞跃。一讲起养猪,他面放红光,能从猪的一声哼哼,一个打滚,甚至一个响屁,听懂猪的喜怒哀乐、身体状况,他对猪的每个部位都了如指掌,何处红烧最佳,何处爆炒最嫩,何处宜于鲜吃,何处合于腌制,分析得头头是道,直如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养猪如此,种果树亦然,他能从一片叶子、一道裂皮、一粒露珠读懂果树的呐喊和需求……因此,同是果子,他种的特别甜;同是猪肉,他养的特别鲜;同是腌品,他腌的特别香……这就是他的奇、他的特、他的独,他的出奇制胜。
钱万强出名了,名气还越来越大。于是取经的,请他讲课的,甚至相马的人络绎不绝。一天,一个北方著名大型国企领导班子,浩浩荡荡十几人慕名前来取经,听了他的介绍,当场以百万年薪邀他加盟,他谢绝了。当晚,该国企连夜召开党委会,根据钱万强的建议确定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大计。第二天告别之际,老总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八万元红包,钱万强当然不收,老总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代表几十万职工谢谢您!这是几十万职工的心意,您不收就为难了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