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绍兴越城公安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局近期成功捣毁全国首个“花呗套现诈骗”产业链的情况。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一些网购平台提供各种消费信贷产品,消费者开通信贷功能后,可凭信用额度贷款用于网购。由此,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提供信用额度套现业务的中介,依靠虚假交易或在网上购买电子票据,把消费者的信用额度转换为现金,并收取高额手续费。这样的灰色套现业务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摇钱树。他们用较低的手续费吸引一些想套现的人加入QQ群或微信群,让其网购高价票,嫌疑人通过转卖这些电子票获利后,将想套现的人拉黑。
2017年9月,越城警方在接到报警后,成立专案组,对从底层诈骗实施端到套现产品消化端的全产业链进行打击,在全国各地共捣毁窝点3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人数多达3000余人。
套现遭拉黑被骗5000元
2017年9月1日,越城警方接到陈先生报案称,他因急需用钱,利用支付宝花呗的信用额度非法套取现金而被骗5000元。
当年8月31日,陈先生加入一个花呗套现QQ群,群内一自称花呗套现“客服”的人(犯罪嫌疑人沙某)称可以帮陈先生套现,但需收取5-10个点的手续费。陈先生同意后,“客服”引导陈先生在网上购买了数十张迪士尼电子票,收票邮箱按照“客服”要求填写了一个叫苏某(套现诈骗中介)的邮箱,支付时选择花呗支付。陈先生完成交易后,要求“客服”将扣除手续费后剩下的5000元转账给自己,但“客服”称需要核对电子票真伪。10分钟后,陈先生再次催款时发现QQ已被“客服”拉黑。
牵岀诈骗产业链
案发后,越城警方立即与阿里开展警企联动,并于去年9月6日在天津将犯罪嫌疑人苏某抓获。
经审讯,苏某交代她是中介,在整个套现诈骗产业中处于中间层。下游的诈骗嫌疑人会发布大量套现广告,当有“猎物”被吸引时,嫌疑人就会联系中介,由中介给嫌疑人一个正规的网购门票链接。嫌疑人诱使“猎物”使用花呗购票,并强调要将收票电子邮箱填写其指定的地址,嫌疑人把这种交易称为“黑单”。当“猎物”用花呗完成购买,中介核实收到电子门票后,嫌疑人就会把“猎物”拉黑。中介再将骗来的电子票以票面价8折至9折的价格批量卖给上游票务公司,从中赚取差价。
苏某称,她是全国最大的中介,手里掌握着数十个收票邮箱,并有自己的作业QQ群,群内成员大多是她的下家。每次,她验证票据后按对半开的比例给下家“分红”。
专案组从苏某作案的交易流水中,梳理出一条集诈骗、销赃于一体的花呗套现诈骗产业链。
循线追击摧毁产业链
随即,专案组分成多个抓捕组赶赴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江苏南京和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实施抓捕。
去年9月21日,专案组在江苏抓获诈骗嫌疑人沙某。沙某交代,他是苏某的下家,具体实施诈骗,就是他与绍兴的陈先生私聊后,赢得陈先生的信任,诱使他购买电子票的。沙某收到苏某的分红后,就将陈先生拉黑了。
今年1月16日,专案组在福建厦门抓获处在套现产业链最高端的销赃嫌疑人李某。李某有一家票务公司,平时就是收票、出票赚差价。正常从公司进来的单子每张只能赚2-3元,而“黑单”一张就能赚50元。李某明知所接“黑单”是违法的,但在利益驱动下仍铤而走险。
为此,警方提醒,套现行为本身就违法,千万不要走套现这条路,否则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周黎